第945章 杜预养望,天下敬仰!-《至圣先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不,你听我的,今天下午还有他一节课,讲【增广贤文】的,你一定要去听听。如闻天籁,大有裨益。”

    “···好吧。”

    听完杜预讲授【增广贤文】,远道而来的一众举人、秀才、童生,如痴如醉,陶醉其中不能自拔。

    “听杜夫子讲课,三月不知肉味!”

    “绕梁三日,我耳边脑海里全是夫子的声音。”

    “太好了,感动的我涕泪横流。”

    “从未听过这么好听的课,从来没有这么感动的教授。”

    “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。仰之弥高、钻之弥笃啊。”

    “越想,越觉得杜夫子太渊博了,他比我们岁数还小,从哪里来那么多知识?”

    “要不,人家是大唐诗仙?谪仙?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?连蒙元鞑子都不敢南下了。”

    杜预淡定从容,每天生活非常规律、惬意。

    早上,他与娇妻美妾一起做晨间运动,锻炼身体,种地播种(确信),躬耕自家田地。

    上午,他读书、练字、养气、写书。

    中午,他再美美睡一觉,养足精气神。

    下午,在娇妻美妾伺候下,起来后的杜预,施施然来到学堂中,讲授两节课。儒学一节,再去女学教一节。每节课一个时辰。

    晚上,返回陋室的杜预,再看会书,红袖添香,谈笑一会,天黑就寝。

    而随着不断授课,杜预的名声也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十里八乡不用说,整个滁州士子都被杜预授课吸引,纷至沓来,摩肩接踵,心甘情愿成为了杜预学生。

    儒学、女学周围的住户,可乐开了花——他们的房屋早就被各地闻讯而来的学子,天价租赁下,每个屋子都住满了学子,连屋顶都被天价租住下。甚至连墙、树顶都按照尺寸被包租出去——没办法,杜预吸引来听课的人太多,儒学、女学根本站不下,只能轰人。

    外地来的士子,连屋顶、墙顶、树顶都分不到,只能隔着墙壁和院子,在外面自己搭桌子,听杜夫子授课。

    杜预讲的,虽然只是朝廷规定的蒙童教材,但都是他自己编纂的,其中却蕴含/着无尽的儒家哲理和现代思想,被他才气神通一扩音,激发地迎风十里都听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此地,已然成为大唐读书人人人向往的圣地。

    哪怕宋家书店,也因此大卖特卖。宋佳霖组织印制的杜预书籍,已然纷纷脱销,不断加印也供不应求。

    杜预的文宫中,每增加一个学生、信徒,便增加一点文名、声望。

    他文宫文名柱,已高达百丈,冲天而起,蔚为壮观。

    但杜预大喜大悲,早已司空见惯、洗尽铅华后、百战归来的他,更是云卷云舒、看淡一切,以平常心漠视之,以无差别心应对所有仰慕求学的士子,从容淡定,挥洒自如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,他又撰写了一些儒家经典,如增广贤文、颜氏家训、菜根谭等,行销于世,启蒙世人。

    从辞官归乡到秋闱开始,这短短半年,是杜预过的最为惬意、又极其重要的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短短半年,他奠定了“夫子”之名,教授仰慕而来的各国学生十万人。

    这亲耳聆听杜预半年授课的十万学生,成为了日后杜预圣人之位的忠实拥护者。

    但朝廷的阴霾,始终没有散去。

    皇帝和武亲王李泌、范相等人,虽然吃了一次大亏,不敢如战后疯狂打压杜预,却想尽办法、毫无下限折腾打压抹黑杜预,不让杜预日子过的舒服。

    新任滁州知府马超元,隔三差五,就要来驱赶杜预门外的听课学生,不让他们继续听杜预的课。

    学子们义愤填膺,与前来驱赶的衙门捕快发生冲突:“我们只是安静听课,又不扰民,读书人的事,你们凭什么驱赶?”

    衙门捕快蛮横道:“别废话!按照朝廷的律令,这里的儒学女学,只允许蒙童、小女孩来听课。其他各色人等,不许听,也不许停留。尔等再不走在这里聚集,便是非法聚众集/会,按照朝廷律法,我们就要抓人了!”

    十万学子,正听得杜夫子授课,讲得如痴如醉,被马超元派人驱赶也热血上头,不管不顾,冲突/起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